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專班教師王棋登上原住民族電視台
以「竹屋」文化再現為起點,推動USR教學實踐與社區共創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以下簡稱「原專班」)兼任教師王棋近日接受原住民族電視台專訪,分享傳統泰雅竹屋文化復振的教學研究成果。
隨著時代演變,象徵泰雅族生活智慧的竹屋正逐漸消失。也是工藝師瓦利斯‧哈勇承襲耆老的技藝,並透過打造 等比例模型 的方式,讓竹屋文化在課程與研究中重現。未來,團隊更將與桃園復興區合作,計畫建立一個 傳統泰雅小聚落,成為地方創生的新亮點。
USR 教學實踐與社區連結
原專班秉持大學社會責任(USR)理念,積極將課堂學習延伸至部落場域:
- 課程結合實作:學生透過模型建構與工藝操作,理解泰雅族傳統建築工法。
- 文化傳承與創新:在專業設計教育中,融入在地文化脈絡,推動傳統工藝的再生。
- 社區共創:與復興區部落合作,規劃傳統聚落再造,實踐「設計在地化」與「文化永續」。
與教育部、原民會政策呼應
這項研究方向與教育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的政策高度契合:
- 教育部的 跨域設計專業人才培育計畫,在此具體落實於設計教學與部落文化復振的整合。
- 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的 大專校院原住民族知識研究及教學計畫,透過師生共學、文化資產保存與在地創生,讓原住民族知識不僅在學院內研究,更能落實到社區行動。
學生成長與未來願景
透過這樣的USR課程與研究實踐,原專班學生不僅能掌握 設計思維與文化工藝結合的專業能力,更能在未來進入原鄉社區,參與 聚落規劃、文化保存、地方創生等工作,成為推動文化永續的重要新世代。
最後原專班主任魯瑪夫博士表示,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專班持續以「設計 × 文化 × 社區」為核心,打造一條從課程到部落、從學習到實踐的完整路徑,並在教育部與原民會政策的支持下,讓學生不僅學設計,更能承擔文化使命,與部落共同邁向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