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專班計畫主持人魯瑪夫博士榮獲113年度桃園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社會教育學習型「環境教育系列活動計畫」績優獎項,展現推動原住民族教育與永續發展的卓越成果。
今日(12/14),在中原文創園區登場的成果展更是年度亮點。本次成果展由桃園市原住民族行政局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原住民族語學習班與原住民族語保母三個年度計畫共同舉辦,主題以「文化拼圖」意象,並結合海岸阿美語口號「Laheci(實現、完成)」呈現桃園16族原住民族文化拼圖的完整性,展現年度學習成果。
113年度桃園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延續厚實的教學成果,持續推展原住民族終身教育。今年於原鄉及都會區開設了10大領域共50門課程,並成功推薦2位講師取得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及藝術類工藝師認證。此外,部落大學還與市府及各級學校深化合作,包括銘傳大學輔導學員取得數位型認證資格,共有21位學員完成認證;並與中原大學、羅浮高中及復興區各小學共同辦理社會教育學習型計畫與特色加值型計畫,成果豐碩。
環境教育系列活動與文化拼圖成果展
原專班主任魯瑪夫博士表示本次獲獎的「環境教育系列活動」計畫,旨在增強部落居民與學生的環境認知與永續意識,活動規劃了五場次的主題課程,透過螺旋式教育設計,逐步深化參與者對環境與文化的理解。同時,本計畫與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指標密切結合,特別聚焦於「社會價值」與「環境責任」,彰顯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度與實踐力。
市府高度肯定,深化未來合作
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陳姿伶局長對本計畫給予高度肯定,表示:「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專班在推動原住民族教育與文化保存上的努力與創新值得表揚,不僅強化了終身學習的體系,還展現了文化與設計結合的無限可能性。」陳局長進一步指出,未來市府將持續深化與中原大學的合作,共同推動更多具影響力的原住民族教育與文化傳承計畫。
展望未來:讓文化軟實力走向國際
原專班主任魯瑪夫博士期許栽培更多設計界原住民族優秀人才,結合全球文化內涵與設計創新,將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度與美麗帶向世界舞台。未來,專班將繼續推動 SDGs 教育理念,並整合 ESG 框架,深化學生對文化、設計與環境的理解與應用,攜手市府及多方夥伴,共同實現原住民族文化傳承與永續發展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