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探索·創業——從中原到世界,再回台灣
原住民文化產業暨設計專題職涯沙龍 圓滿落幕
• 講師:邱士峰
• 時間:114年3月12日(三)10:00-12:00
• 主辦單位: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
為強化 原住民族文化產業人才培育,並推動 設計專業與職涯發展的實務連結,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簡稱原專班)於近日舉辦「原住民文化產業暨設計專題職涯沙龍」,吸引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熱情參與。本次活動不僅提供 設計專業與職涯發展 的寶貴建議,更透過學長師的經驗分享,幫助學生了解 文化、產業與創新設計的關聯性,並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學習到創業——邱士峰老師的設計旅程
原專班主任魯瑪夫博士表式本次講座邀請到原專班基礎設計課程講師邱士峰老師,他分享了自己 從中原大學畢業、赴倫敦進修,再回台灣創業 的經驗。他以自身故事鼓勵學生 勇於探索、累積文化視野,透過實踐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強調 扎實學習技能對職涯發展的重要性。魯瑪夫主任表示,設計不僅僅是技術的應用,更是「對未來生活的想像與實踐」。他鼓勵學生 Dare to Dream(勇於做夢),將原住民族文化與世界設計潮流接軌,透過設計 創造更具影響力的作品。
邱士峰老師講座內容精華:探索、技能、應用
1. 人生的探索與設計思維
邱老師以自身在倫敦的學習經驗,強調 自由探索對於設計思維的重要性,並鼓勵學生 透過多元文化體驗拓展視野。
案例分享:「猶太紀念碑」
老師以猶太紀念碑的設計過程 為例,說明如何從生活中的感觸與文化背景,轉化為設計靈感,讓設計跳脫框架,呈現更深層的文化價值。
2. 技能學習與未來職涯
邱老師強調:「現在花時間學技能,未來才能不用花時間去賺錢。」
針對 學習空間設計的學生,他特別強調以下三大核心技能:
✅ 施工圖繪製(掌握技術細節,確保設計落實)
✅ AutoCAD(提升精確度與專業能力)
✅ SketchUp(靈活呈現設計概念與空間感)
透過這些技能,設計師能更有效地 與業主、工班溝通,確保設計理念能夠真正落地,符合產業需求。
3. 設計案例分享與應用
邱老師介紹了自己 設計公司的實務案例,包括 住宅設計與商業空間(如幼兒園設計),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空間規劃的重點。
案例分析:從設計概念到實際落地
- 施工圖到空間實現的完整流程解析
- 平面圖、立面圖與動線設計的重要性
- 與業主溝通需求、確保施工品質的實務經驗
這些分享讓學生更清楚如何將設計專業應用於市場需求,並了解產業運作模式,提升未來競爭力。
講座回饋:產業導向與學習動力的提升
在講座最後,學生們踴躍提問,討論 從學習到創業的挑戰,並對設計職涯發展與課程安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許多學生表示,這場講座讓他們 更清楚未來發展方向,並對設計與文化的結合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他們認為,能夠向 曾經走過相似學習道路,並成功進入業界的學長師學習,是一個寶貴的機會,讓課堂知識變得更加具體,並提升學習動力與信心。
原專班持續推動文化與設計教育,邁向國際視野!
魯瑪夫主任最後也鼓勵同學把技能學習好,畢業後勇於追夢!中原大學原住民專班也積極推動「文化設計教育」與「社會設計實踐」,透過此類活動,深化 跨文化理解,並為培育 具國際視野的原住民設計人才鋪設道路。此次沙龍不僅提供產業實務建議,更啟發學生以更宏觀的角度 規劃未來,在文化與設計產業中發揮所長,為台灣與世界帶來創新與影響力!這場講座的成功舉辦,充分展現教育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支持的「原住民族文化教育與產業發展計畫」 的成果,也顯示 產學合作在設計教育中的重要性,期待未來能有更多資源與計畫,讓原住民設計人才持續成長,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