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教育不能再碎裂延續 從原專班看見制度斷層與文化危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
我們已然努力走在一條建立尊嚴卻又充滿挑戰的教育旅程之上,即便走到盡頭,也應為所有從事原專班教育工作者與原民學子,留下一條符合憲法保障、充滿希望與尊嚴的轉型之路。
▲台東原住民國中實驗專班聯合成果論壇。(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魯瑪夫/中原大學副教授
近日,立法院針對「原住民族重點學校機制」以及原住民族學生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休學率與資源落差問題進行質詢,使得原教體系長期面對的結構性困境再次攤在陽光下。身為一位原住民族學者與大學原專班主任,我在教育第一線深切體認到的挑戰,不僅止於資源的匱乏,更根源於制度設計與文化認知的長期失靈。
政府推動設置「原專班」 就應承擔制度設計的起始與終結責任
自2008年「原住民族教育法」(以下稱原教法)修正以來,政府雖推動設置「原住民族專班」政策,鼓勵大專校院開設結合原住民族文化與專業領域的學士班,期望培育具有文化認同與實務能力的原住民族青年,然而,十多年來該政策卻未能獲得結構性的制度支撐與穩定的資源挹注。
在多數高校中,原專班仍被視為「附屬型計畫案」,而非具正式學系地位的教育體系,導致原專班在校內體制中地位模糊,教育資源的取得與行政支持常遭忽視,相關教學空間與學習資源的取得也面臨諸多障礙。
詳更多內容請參閱
原文網址:https://forum.ettoday.net/news/296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