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素描與影像紀錄、民族色彩學
授課老師:陳曉莉
實作地點:中原信實教學實作基地
中原大學設計原專班教學特色:素描與影像紀錄、民族色彩學
中原大學設計原專班以「原住民文化與現代設計結合」為核心,透過實地操作與課堂學習的相互結合,培養學生在文化傳承與創新設計方面的跨域能力。課程強調實踐導向,依托於中原信實教學實作基地的獨特資源,結合多樣化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
原專班主任魯瑪夫博士表示:「這兩門課程不僅強調技術技能的培養,更注重學生對原住民文化的理解與尊重。我們希望學生能將文化視為靈感的源泉,透過設計實踐,創造出兼具文化深度與現代價值的作品,進一步展現台灣原住民文化的獨特性與多樣性。」
素描與影像紀錄
該課程以部落文化與日常生活為創作主題,通過室內外寫生與影像技術的融合,幫助學生掌握紀錄與創作的技巧。學生將深入探索部落中的建築結構、祭典場景、工藝製作等文化特色,並以此為基礎進行視覺化紀錄。課程特別注重影像紀錄技術的實踐,指導學生掌握攝影、影像後製等技能,創作出兼具文化深度與視覺吸引力的作品。
魯瑪夫博士指出:「透過影像的方式,不僅可以保存珍貴的部落文化瞬間,更能讓學生透過鏡頭發現與詮釋文化的內在價值,進而在設計中展現文化的力量。」
此外,課程鼓勵學生將原住民傳統文化元素轉化為現代設計語彙,並結合影像創作,展示其文化創意的雙重內涵。例如,透過拍攝部落祭典或工藝製作過程,學生能深入理解文化符號的象徵意涵,進而在設計中賦予更高的文化價值。這樣的學習過程,促進了文化的活化與創新發展,也讓學生能夠成為文化傳承的實踐者與推動者。
民族色彩學
民族色彩學課程以「現代色彩理論」與「台灣原住民傳統色彩運用」為基礎,著重探討色彩在文化傳遞與情感表達中的角色與價值。課程深入研究服飾、手工藝品與建築裝飾中的配色邏輯,幫助學生理解色彩如何承載文化內涵與美學意義。例如,透過分析傳統服飾的顏色搭配,學生能了解色彩的象徵意涵與文化背景。
魯瑪夫博士補充道:「色彩是文化的重要語言。學生透過實地學習與實驗設計,不僅能掌握色彩的技巧運用,更能將原住民文化的精神內涵轉化為創意設計,實現文化價值的永續發展。」
課程還結合實地調查與設計實驗,安排學生走訪原住民部落,與耆老及手工藝大師進行深入交流,學習傳統色彩的應用技巧與設計智慧。這樣的現場學習過程,不僅增強了學生對原住民文化的認同感,還啟發了他們將傳統色彩融入現代設計的創意表現。例如,學生在實作中運用傳統色彩設計手工藝品,成功將文化特色與現代審美結合,展現出色彩設計的多元可能性。
課程綜合特色
「素描與影像紀錄」與「民族色彩學」課程相輔相成,提供學生在文化紀錄與設計創新方面的完整學習體驗。課程不僅讓學生掌握實用的設計技術,還鼓勵他們深入了解原住民文化的內涵,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魯瑪夫博士強調:「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出具有文化敏感度與國際視野的設計人才,為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帶來更大的可能性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