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與文化(一)課程:部落經驗到創業提案專題演講總結
- 主講人:胡馬燕萍(原風禮坊有限公司負責人)
- 課程老師:王桂鳳老師
此次專題演講針對原住民大二學生設計,旨在結合生態與文化課程內容,啟發學生如何將自身部落的生活經驗轉化為創業構想,並介紹各類實際資源和支持,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演講主題與重點
- 從部落生活經驗汲取靈感
- 講員以個人經歷為例,說明如何透過部落文化與生活經驗發展創業構想。
- 鼓勵學生突破生活環境和背景的限制,善用部落文化的深厚價值轉化為商業機會。
- 探索多元創業領域的可能性
- 強調當代創業環境的多樣性,如文化創意、手工藝設計、農產品銷售、旅遊業,以及科技領域。
- 鼓勵學生勇於探索不同領域,發掘自己熱愛的事物,建立創新的創業點子。
- 國際視野的重要性
- 講員分享出國參與國際研討會、文化交流計畫、或短期留學的經驗。
- 原住民文化身份被視為國際場合中的珍貴資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國際活動以提升語言能力和全球視野,並學習不同文化下的創業精神與實踐方式。
- 政府資源與補助的運用
- 介紹原住民族委員會(CIP)提供的創業補助與培訓計畫,協助學生了解從創業構想到執行的支持流程。
- 強調如何撰寫申請書,包括市場分析與風險評估,並鼓勵學生利用培訓課程和商業指導活動。
成功創業的心態與挑戰
- 熱愛工作是成功的關鍵:講員強調創業過程中的挑戰,唯有對所熱愛的事物保持激情,才能克服困難。
- 失敗中的學習機會:分享多次失敗後仍堅持不懈的經歷,強調不要害怕失敗,因為每次挫折都是學習的機會。
- 實踐部落文化與現代創意的結合:講員鼓勵學生將部落的文化遺產融入創業構想中,打造獨特的事業。
原專主任魯瑪夫對胡馬燕萍的經歷深感敬佩,特別提到她的家庭背景充滿激勵人心的故事。胡馬燕萍的父親是外省老兵,母親是太魯閣族。父親深信教育是改變人生、打破貧窮循環的關鍵,畢業後,她創辦了一家補習班,教授兒童美語,並投入教學長達13年。雖然後來因少子化的影響,業績略有下滑,但整體經營仍然順遂,並未曾感受到經濟困境的壓力。最後魯瑪夫主任表示這次演講不僅提供了實際資源和操作建議,還傳遞了積極的創業心態,鼓舞學生將部落文化與現代創意結合,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講員希望透過此次演講,幫助學生找到方向,啟發他們勇敢走出自己的創業之路,並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