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USR與原教政策精神 中原原專班啟動與玉山國家公園跨域合作新篇章

為呼應教育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對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住民族專班」(原專班)在教學實踐與原民知識整合上的政策支持,同時強化大學社會責任(USR)在原住民族文化傳承與地方創生的具體實踐,原專班積極拓展與國家級場域的合作行動,深化「從教室走進部落」的學習歷程。

2025年3月28日,中原設計學院原專班主任魯瑪夫(江冠榮)博士偕同原住民教育與設計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尤天鳴博士,以及原住民族委員會賽德克族族群委員潘杰(同時也是本中心顧問),一同前往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副處長邦卡兒.海放(Bongkal.Haivung)進行深度交流,並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的可能性,開啟雙方在教學、研究與原住民族文化保存上的多元合作願景。

玉山國家公園涵蓋布農族、鄒族等多元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具有深厚的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意涵。而魯瑪夫博士多年來對於布農族遷徙歷史、空間記憶與聚落建築的研究,亦深具代表性與國際學術價值。

特別是其研究專著《臺灣雲端上消失的獵人:再現布農族於八通關聚落原貌與遷移歷程》,透過耆老訪談、傳統地名田調、聚落空間考察與文化地圖繪製,重建布農族人從西部平原Mai-asang遷徙至八通關沿線舊社的文化記憶與建築紋理,挑戰以往由殖民與漢人視角所建構的歷史論述,重新賦予在地族群歷史主體性。該研究亦深入探討「八通關越嶺道」作為布農族歷史遷徙之路的空間意涵,對玉山國家公園區域內的文化地景與傳統建築復原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基礎資料。

副處長邦卡兒.海放在交流過程中,對魯瑪夫博士的長期研究表示高度敬佩,並肯定其對玉山區域原住民族歷史記憶的深刻理解,認為雙方未來在文化教育推廣、部落青年培育、傳統聚落空間重現及地方文化導覽等面向,均具高度合作潛力。

未來,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專班將以本次合作為基礎,逐步將教學實踐延伸至玉山國家公園內部的文化場域與原民部落,規劃相關課程、工作坊及實地踏查活動,落實以原住民族知識為核心的設計教育,並持續鏈結部會與在地部落,共同打造具備文化深度與教育影響力的USR典範模式。

© 2024 Copyright - 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