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日常|訪邱士峰老師

採訪整理|魯瑪夫(中原大學副教授兼原專班主任)

老屋翻新:設計挑戰與創新

老屋翻新是現在非常夯的設計題材,因為新成屋價格起價本來就高,而各縣市屋齡30年以內的中古屋又迅速飆漲,因此許多人開始把目光投向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也或者是傾向把本身家裡居住的老屋拿來翻修繼續居住。邱士峰老師就是老屋翻新的箇中翹楚,他曾經為同學設計屋齡40年的老屋,「非常具有挑戰性,如何在創新之中還不能失去原本老屋的特質,或為了順應老屋的格局再加上新的東西,都要經過很多思考」他坦言。

保持傳統元素:設計中的文化傳承

「通常在處理老屋翻新的案子會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這個案子也不例外,但是在這個案子除了基本的基礎設施之外,也特別希望保留傳統,現代已經非常少見的元素。」邱老師滔滔不絕地說起他迄今最滿意的案例,而他的同學希望保留下來的部分包含了廚房裡傳統的爐灶。

現代與傳統的融合:設計案例分享

聽到爐灶,邱士峰老師內心一緊,這在現代房屋裡根本不會出現,而且與美感可說是沾不上邊的構造,該如何納入他心中為這間老屋規劃的整體藍圖,又不失和諧呢?「我們後來用小馬賽克作為點綴,賦予這裡一些現代感的材質和色彩,成功地融入了整體的現代感。他們看到這個爐灶,就好像看到了長輩的身影,以及長輩對這個家的貢獻流傳了下來給他們,非常有紀念意義。」後來此處成為這家人的生活中心及情感連結,他們在這裡吃喝滿足口腹、談笑安慰心靈,並緬懷往日長輩辛勞的身影,感恩生命中千萬的機緣。

學術背景與跨領域設計專業

邱士峰老師也是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的校友,後來在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取得學士後文憑,他的專業不只有室內設計,碩士拿的是金匠學院影像傳播學位。想必邱老師對電影也頗有興趣?雖然不得而知,但是電影和室內設計同樣都牽涉到了構圖的層面。影像構圖影響著電影的成敗,畫面構圖對於從事室內設計的人來說更是關鍵,只不過電影構圖在動態的描述生活,而室內設計的構圖,則靜態的等待著生活走入它。

設計理論的重要性:從理論到實踐

唸了多年的設計,邱士峰老師對於理論的看法是理論並非全然無用,「理論課程從基礎設計到高年級的設計課都很重要,因為這是一種觀念的養成,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不只應用在設計中,日常生活也都很有幫助。」此外,邱老師的靈感來源之一,竟然是可以「吃」的設計,他體悟到空間設計就像唸餐飲,也要學食材、烹調方面的理論。

實習經驗的重要性:學習與實踐結合

就學期間的實習為邱士峰老師奠下了靈活改變的能力,「我覺得實習不僅是學校知識的延伸,更是有機會身處工地現場的難得經驗。在實習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同的案例,從中學到了如何因應不同需求,解決實際空間中的問題。」邱老師進一步表示,和專業人才的互動以及溝通,也需要磨練累積,比如現場的師傅和廠商,他們可能很早就出社會工作,比剛畢業的大學生還要有社會經驗,因此溝通方面需要更有技巧,才能和工班完美配合。

實習課程的建議:累積經驗與現場應變能力

邱老師還認為,工地經驗以及施工圖能力應該在大學畢業前就要有充足準備,所以一定要找機會去實習,「你知道,一進入到室內設計業界,所有的創意以及想法都必須要透過圖學展現出來,施工單位按圖施工的時候,難免會因為現況又會產生出其他問題,這時候如何對解決問題就變得都非常重要,而現場應變能力就是需要工程經驗來累積的。」最後邱老師建議學弟妹們不要輕忽實習課程,也可利用寒暑假的時候到業界實習,勤於累積經驗,畢業後將會比較順利銜接到業界。

關鍵字:老屋翻新,邱士峰,設計挑戰,文化傳承,現代設計,室內設計,學術背景,實習經驗,理論與實踐,工地經驗

© 2024 Copyright - 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