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民議題:環保博物館—用創意實踐環保永續的行動經驗講座回顧

主講人|陳歷渝 教授(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
主題|地球公民議題:環保博物館——用創意實踐環保永續的行動經驗
時間|114年5月7日(三)10:00–12:00
地點|中原大學熱誠樓一樓 原住民專班辦公室

113學年度第2學期「原民文化產業暨設計專題職涯沙龍講座」已於114年5月7日(三)上午圓滿落幕。本場講座由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原專班)主辦,特別邀請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陳歷渝教授擔任講者,以「環保博物館——用創意實踐環保永續的行動經驗」為題,深入分享其多年來於環境行動、設計實踐與社區參與交會處的寶貴經驗。

陳教授以「木匠的家」合作計畫的經驗展開,分享如何以設計思維介入廢棄家具再生、社會關懷空間營造與社區永續經營。從最簡單的廢棄木料烙鐵的例子,看見設計改變廢棄物命運的力量。接著分享多種在地轉化素材的實例,如利用海灘石頭創意轉化為特色角梟商品,說明如何用最少資源創造高價值。設計不一定需要大量預算,但必須具備美感、觀察力與行動力。

在講座中,陳教授透過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將設計思維導入廢棄資源再利用,並結合社區合作與地方創生,建立具教育意義與文化內涵的永續學習場域。他指出,設計不應只追求美學與商品價值,更應成為實現社會與環境責任的工具。這種融合設計與行動的實踐模式,不僅讓學生理解到環境保護與材料再生的重要性,也讓他們意識到文化資產、教育公平與地方發展之間的密切關係。

此活動不僅深化學生對原住民族文化的認同與創意轉譯能力,也體現設計教育對於永續發展的承諾與實踐精神。講座所傳遞的理念與行動方向,正是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積極回應,涵蓋優質教育、永續城鄉建設、責任生產消費與氣候行動等核心價值,亦與教育部及原民會推動跨領域原民人才培育及文化永續政策高度契合。

攜手並行的實踐歷程

在本次講座中,陳教授多次提及與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林文祺老師長期合作的經驗,展現出兩位教師在設計實踐與教學現場的深厚夥伴情誼與互為貴人的關係。從偏鄉空間改造、展板再利用到社區永續設計等案例,他們的合作歷程不僅高度互補,更體現跨域整合的教學與設計實力,實踐出「設計即行動、協作即力量」的核心價值。這些深具實踐意義的合作,不僅深化了地方參與,更為學生提供了具體可行的學習典範。

原專班主任魯瑪夫副教授也在講座中分享,自己自到任以來即積極爭取教育資源,獲得教育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支持與肯定,持續推動「原民文化產業暨設計專題職涯沙龍講座」系列,期望藉由來自各領域設計者的經驗傳承,拓展學生對未來職涯的多元視野與實踐策略。

魯瑪夫主任進一步強調,原專班課程核心精神即是「做中學」,透過親身參與與實地行動,引導學生將文化知識、地方情感與設計技能融合,成為具備社會實踐力的新世代設計人才。此次講座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行動的啟發,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如何在真實社會脈絡中實踐「設計與文化共生」的理念,堪稱一場難得的職涯啟蒙與價值共鳴的學習機會。

深入原鄉落實設計行動的公共性

講座中最觸動學生的一段,是陳教授回憶自己15年前帶學生前往桃園復興鄉奎輝部落的經歷。當年Google地圖尚未涵蓋該地區,他與學生實地走入部落,一起釘木地板、住在電腦教室,透過最直接的身體勞動,讓學生深刻體會什麼是「把設計落實於生活之中」。

此行動也促成後續許多偏鄉空間改造計畫,例如協助介壽國小、花蓮豐濱國小等學校進行空間改善。其中,與林文祺老師共同合作的案例尤為關鍵——他們引導學生將畢業展結束後的展示板回收再製,轉化為實用的置物架與空間裝置,落實資源再利用與設計教育融合的核心精神。

沒有施工預算更需要跨域共創

在平鎮樂活育幼院的改造案中,陳教授帶領學生與社區媽媽們一同將廢棄家具改造為孩子們專屬的櫃子。這些作品雖不符商業審美,卻充滿情感與故事,也成為孩子們心中獨一無二的物件。此外,「木匠的家公益咖啡館」也是一個兼具設計與社會實踐的空間典範。透過木料染色、工法搭配與空間重構,使原本平凡的場所轉變為具備美學與溫度的公共空間,不僅協助單位達成社會使命,也讓學生學會以設計回應社會需求。

陳教授給原專班學生的深層提醒:貼心是一種態度,關懷要行動實踐
對原專班學生而言,這場講座不僅補充了設計知識,更是一場關於自我定位與社會責任的深度思辨。陳老師提醒學生,當回到家鄉、走入部落時,請先放下設計者的預設,而是用心傾聽、理解地方與文化的脈絡,再思考設計的可能性。

本次講座現場吸引眾多學校教職員及老師關注原民文化、永續設計與社會實踐的師生與夥伴參與,透過豐富的交流與討論,展現中原大學原專班落實永續教育、強化學生職涯探索與原民文化產業鏈結的多元成果。原專班主任魯瑪夫副教授也特別勉勵原專班學生積極參與沙龍講座與各項實作展演活動,強調:「這些經驗將有助於同學們拓展視野,並在未來的設計與實踐中展現對環境、文化與社會的關懷。我們鼓勵學生用設計語言說原住民的故事,並為永續未來提出具創造性的行動方案。

講座活動最後魯瑪夫主任也再次強調:「原住民文化本身就是豐富的設計資源。」在地植物、手工藝、生活智慧與故事,皆值得被記錄、再詮釋與創造。他期許原專班學生未來能持續透過設計行動,讓文化得以延續,讓社群更有力量與自信。

© 2024 Copyright - 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