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日常|專訪沈慈珍老師
採訪整理|魯瑪夫(中原大學副教授兼原專班主任)
多才多藝的凹豆咖藝術家
沈慈珍老師早年學習的是美術類的純藝術。別以為這樣的女性必定是室內嫻靜的蘭花,沈慈珍老師可是個熱愛戶外運動的「凹豆咖」。從她的FB上,經常可以看到她四處騎著單車遊歷的畫面,享受著今日從某地騎到另一處的小確幸和成就感,搭配高闊晴朗的天空和山水,讓人不由得嚮往。
從純藝術到實用藝術的轉變
沈慈珍老師在大學階段唸的是東海大學美術系,她一直認為藝術不該單純停留於創作,而應該將藝術應用並延伸至生活的實用層面。大學畢業後,她投入教職,擔任高中、職的藝能科教師,也曾在室內設計產業待過。由於教職的壓力過大,她決定繼續進修,攻讀碩士學位。
中原大學與室內設計的深厚淵源
在人生感到「被消耗」的疲憊期,沈慈珍老師選擇報考臺灣第一間創設室內設計研究所的中原大學。中原大學的學習經歷讓她從平面藝術進一步理解立體空間的創造能力,並將藝術創作的過程延展至生活中的實用層面。
三個孩子與多重角色的平衡
婚後,沈慈珍老師的三個小孩相繼出生。在台灣少子化的時代,沈老師一人身兼教職、學生及家庭重任,被壓得喘不過氣。於是,她決定暫時回歸家庭陪伴孩子,同時完成碩士學業。取得碩士學位後,為了照顧年幼的孩子,她並未立即找全職工作,而是選擇兼任多所大學的講師職務。
持續進修與博士學位的取得
當孩子們逐漸長大自立,沈慈珍老師不忘初衷,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在中原大學室設所博士班,她與研究論文進行了一場持久的鬥智,並同時兼顧家庭和兼職工作。最終,她花了六年半時間完成博士學位,並榮獲文化部「文化藝術政策博碩士論文獎勵」,這是她多年努力的見證。
軟裝規劃的教學與未來展望
沈慈珍老師對教職及室內設計行業的未來發展有著深刻的見解。她喜歡室內設計,因為它能將美的事物傳達給更多人,提升生活質感。她特別專注於軟裝規劃設計,並將其作為室內設計科系的主要教學內容。她認為,軟裝規劃師適合多元職業生涯,門檻較低,未來在台灣將有更多發展潛力。
美學的實踐與學習
沈慈珍老師鼓勵原專班的同學們,不管有無純藝術的基礎,都可以學習美學。她認為,美學是一種生活態度,存在於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只要持續不斷地實踐,就能在理論與實務間找到平衡,成為真正的美學實踐者。
關鍵字: 沈慈珍,凹豆咖,純藝術,室內設計,中原大學,美術系,教職,碩士學位,博士學位,軟裝規劃,室內風格師,美學實踐,生活態度,原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