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設計原住民專班:培養具文化識別性與創新力的原住民設計人才
設計概論:探索設計的多元領域與應用

圖:魯瑪夫「Lumaf Original Design」授權 設計概念說明:呈現了原住民靈感的建築概念結構。模型結合了木材、竹子和石材等自然材料,融入了傳統原住民的圖騰與紋樣,設計中間設有圓形的公共空間,周圍分層設置不同功能區域,如生活空間、工作坊及開放的社區空間。整個佈局強調永續發展與與自然環境的和諧,並且融入綠化及自然光線。

中原設計原住民專班邀請邱士峰老師擔任設計概論課程的教學工作,該課程核心在於幫助學生理解設計的基本概念、歷史脈絡及其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進而發展具備文化識別性與創新能力的原住民設計人才。設計不僅僅是形式與功能的結合,更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問題解決方式,重視創造性思維與跨領域整合的能力。在課程中,邱士峰老師透過探討設計的定義、設計史與風格演變、設計流程與方法、設計倫理與社會責任等多面向內容,培養學生深入理解設計如何在視覺、空間、產品、互動及服務等領域產生影響,並鼓勵學生掌握設計思維在問題解決上的系統化方法。

設計概論課程特別著重跨領域整合的設計能力,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科技、文化、社會與經濟等知識,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原住民文化,創造出獨特的設計語彙,進而提升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設計倫理與社會責任也是課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被引導思考設計師在文化傳承、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上的角色,進而成為具備社會責任感的原住民設計人才。

魯瑪夫主任指出,原住民專班的設計教育未來發展方向可分為文化傳承、設計創新與產業應用三個層面。學生透過系統化的設計教育,學習將部落文化、手工技藝與圖騰符號等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設計中,創造出具有原住民風格的作品。這不僅能促進文化的現代轉化與創新發展,還能引領學生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如文創產品設計、原住民藝術表演及文化旅遊等領域,成為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推動者。

原住民專班積極推動社區與產業合作,學生在專班教育中將有機會與部落、社區及文創產業進行深入合作,透過專案設計、產品開發及品牌行銷等,協助地方產業升級,推動部落社區發展與經濟效益提升,並將文化創意產業的成果回饋部落,達到文化與產業的雙贏。此舉不僅能促進部落文化的保存與創新,更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提升部落經濟自主性,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培育出具備社會責任及實踐能力的原住民青年。

針對原住民專班與南島民族之間的連結,魯瑪夫主任強調,原住民專班未來將透過與南島民族(Austronesian)相關國家及地區的學術交流,建立跨國文化研究平台,深化南島民族文化研究與教育,促進各地原住民在建築、文化及工藝方面的知識分享與經驗互動,並共同推動南島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專班計畫透過國際學術合作與文化交流,共同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工作坊及文化交流活動,提升原住民專班在學術研究與文化創意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在推動跨國產業鏈結方面,原住民專班計畫與南島民族國家的文化創意產業進行產業合作與交流,促進南島民族文化產品的設計與行銷,並將台灣原住民設計推向更廣泛的南島民族市場。透過共同探索文化根源與未來發展方向,建立具有共同歷史脈絡的文化認同體系,原住民專班將成為台灣與南島民族連結的重要樞紐,不僅促進雙方在文化上的理解與合作,更能共同推動南島民族在全球化時代下的文化認同與自主發展。

總結來說,中原設計原住民專班致力於培養具備文化識別性、創新力及跨領域整合能力的原住民設計人才。透過結合部落文化與現代設計教育,學生能夠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發光發熱,並與南島民族建立深厚的文化與產業連結,成為推動原住民文化永續發展與全球文化認同的重要推手。這不僅促進台灣原住民文化在地與國際的交流,也為南島民族的文化未來開創更多可能性。

© 2024 Copyright - 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