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原專班出席健行科技大學設計成果展跨校合作實踐原民教育與社會設計永續精神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前院長陳其澎教授致詞

2025年5月7日,健行科技大學室內設計與管理系於桃園市中壢區舉辦「113學年度學習成果展」,以「迴・流」為主題,展出學生對於空間設計、文化敘事與永續實踐的學習成果。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主任魯瑪夫副教授、原住民教育與設計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尤天鳴助理教授,與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前院長陳其澎教授共同受邀出席開幕典禮,展現中原設計團隊在原民教育、社會設計與跨校共學實踐的豐碩成果。

左二為健行科技大學沈慈珍助理教授,右二為原專班主任魯瑪夫副教授

左二為健行科技大學沈慈珍助理教授,右二為原專班主任魯瑪夫副教授

本次活動由健行科技大學沈慈珍助理教授邀請中原大學團隊參與,亦屬於教育部「跨校教學資源共享計畫」架構下之交流行動。該展覽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特別是SDG 4「優質教育」、SDG 10「減少不平等」及SDG 17「夥伴關係」,透過校際合作促進知識共享與文化多元參與,彰顯設計教育連結社會與世界的力量。

開幕典禮於5月7日下午1時30分在健行科技大學民生與設計學院七樓展場隆重舉行,吸引多設計科系師生、業界專家與文化推廣人士齊聚。

開幕典禮於5月7日下午1時30分在健行科技大學民生與設計學院七樓展場隆重舉行,吸引多所大專設計科系師生、業界專家與文化推廣人士齊聚。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前院長陳其澎教授代表致詞指出:「今日的設計教育已不能僅止於形式與功能,我們更應思考設計如何介入社會、回應議題,並成為促進公平、正義與永續的實踐工具。」他並分享其推動多年的「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理念,強調設計師不僅是創作者,更是社會改變的行動者,應持續關注地方需求與弱勢聲音,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創意解方。

魯瑪夫副教授指出,中原原專班一直以來強調以部落文化為基底,融合現代設計方法,落實「文化設計」、「社會參與」與「青年實踐」等核心價值。他特別鼓勵原專班的學生們應主動參與各類型設計成果展、展場佈置與實作交流活動,強調:「這類佈展與策展經驗,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於整體空間規劃與視覺統整的掌握能力,也能深化對觀者溝通的訓練與文化敘事的詮釋技巧。更重要的是,在與他校師生及業界前輩的交流中,同學們可以擴展視野、累積經驗、建立自信,這些都會成為未來設計職涯中的寶貴資產。」

中原大學原住民教育與設計產業研究中心(簡稱原教設中心)副主任尤天鳴助理教授也分享了原教設中心如何在課程與實作中結合原住民族知識系統與設計教育,推動跨領域、跨族群的共創精神。他表示:「設計不只是造物,更是建構關係、連結社群的過程。我們將持續與各校推動原民文化創意設計、環境改善、傳統智慧轉譯等計畫。」

健行科技大學室內設計與管理系「迴・流」成果展展期自2025年5月7日至6月3日,展覽內容橫跨空間表現、永續材質運用、文化紋理詮釋等面向,展現學生的創意思維與實作成果。展覽主題象徵創意與文化的回歸與流動,也反映教育、社群與設計之間的動態連結。中原大學原專班團隊的參與,不僅深化跨校合作內涵,更為原住民教育與社會設計的融合開啟更多可能。

開幕典禮於5月7日下午1時30分在健行科技大學民生與設計學院七樓展場隆重舉行,吸引多所大專設計科系師生、業界專家與文化推廣人士齊聚。

© 2024 Copyright - 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