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專班推動環境教育 舉辦「114年原動力環保教育營隊」
▲學員於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前合影展開環境教育之旅。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在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的指導下,中原大學於 9月13日至14日 舉辦「114年原動力環保教育營隊」,由設計學院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承辦,中原大學原住民教育與設計產業研究中心及桃園市立羅浮高中協辦。營隊以「環境教育 × 原住民族文化 × 設計思維」為核心,結合校內外專業資源,帶領桃園市高中原住民學生與大專院校原住民學生共同參與,期望在永續發展、文化傳承與設計創新之間建立起緊密的連結。
氣候變遷的衝擊無遠弗屆,尤其原住民族社區因環境與地理位置特性,往往是最直接受到影響的一群。本次營隊即以此為出發點,透過環境教育與部落智慧的結合,培養青年學子具備面對環境挑戰的知識、技能與態度。計畫主持人由設計學院魯瑪夫博士帶領,師資團隊包括尤天鳴、蔡國華、曾庭希、張一才、與王賢等教師,規劃了一系列兼具文化深度與實作體驗的課程。

營隊課程內容豐富多元,首先透過「原住民族視角下的ESG永續觀」與「永續部落案例導讀」,讓學員理解氣候變遷對原鄉環境的衝擊,並深化對ESG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認知與重視。其後以「環保手工藝DIY」和「生態環境實地探討」的方式,讓學生從實作中培養永續行動的能力,將抽象的環境概念化為切身可行的行動方案。
同時,營隊特別安排學員前往桃園復興區角板山環境教育場域以及泰雅族高坡部落進行深入教學,透過場域體驗與在地文化交流,學員能夠更直觀地理解環境教育與文化傳承的交織脈絡。復興區秘書王棋也代表區長蘇佐璽到場勉勵,表達對中原大學及師生的熱烈歡迎,並期盼藉由這樣的互動交流,推動區域內的環境教育與文化保存向前邁進。桃園市立羅浮高中校長瑪紹‧彼藺也特別鼓勵學生踴躍參與本次營隊,並推薦這是一個兼具學習深度與文化意義的難得機會,期盼同學們能從活動中獲得啟發,進一步將所學實踐於日常生活。
營隊也安排參訪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與部落現地教學,讓學員透過導覽與互動課程,認識原住民族對自然的敬重與共生哲學,並將文化智慧轉化為永續社會設計的養分。為了激發學員的創造 力,課程中特別設置「創意提案工作坊」,導入設計思考流程,鼓勵學員將文化元素與環保概念結合,提出具社會價值與可行性的設計方案。最終的成果發表,則由專業師資提供回饋,幫助學生提升表達、批判性思維與團隊合作能力。
除了課程學習,營隊也規劃了多項互動活動,包括破冰遊戲、團康活動與設計之夜,讓學員在輕鬆氛圍中建立友誼與團隊默契。透過小隊輔制度,學員能在交流與討論中彼此啟發,進一步拓展對環境與文化議題的多元視角與包容理解。

「114年原動力環保教育營隊」的舉辦,不僅是一場環境教育活動,更是一個跨領域、跨文化的青年行動平台。透過設計學院原專班的專業規劃,營隊將原住民族文化、環境保護與設計教育緊密結合,帶領學員在真實脈絡中學習跨領域整合與創意思考。主辦單位表示,期待這次營隊成為青年世代永續行動的起點,讓環境教育與文化智慧在學生心中扎根,進一步實踐世代共好的願景。
設計原專班主任魯瑪夫博士也特別強調,此次營隊不僅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更展現了中原大學在USR(大學社會責任)上的承諾與實踐。他指出,設計教育應當立基於真實社會脈絡,透過與在地部落的合作,將課堂所學延伸到社區現場,讓學生在參與中培養責任感與使命感。這不只是一次短期的營隊,更是教學實踐研究的一部分,期望未來持續深化,培養更多具備設計能力、文化關懷與環境永續視野的青年人才。
相關媒體報導:
yahoo新聞
pchome新聞
https://news.m.pchome.com.tw/living/mypeople/20250915/index-75790488317739219009.html
臺灣郵報
民聲新聞
民眾網
yes新聞網
owlnews
https://news.owlting.com/articles/11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