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設計原專班教學大樓811B專屬教室空間展示櫃實作計畫

課程名稱: 語境空間設計課程
授課老師: 林文祺老師
實作地點: 中原大學教學樓811B教室


一、計畫概述

「811B專屬教室空間展示櫃實作計畫」是語境空間設計課程中的核心實作項目,旨在讓學生能夠實踐回收與再利用的設計理念,並將所學應用於實際空間的展示設計中。該展示櫃計畫以原住民文化及在地元素為主軸,結合中原大學的學術特色,展示櫃的材料將以回收或再利用資源為基礎,讓學生學習如何運用現有材料創造新意,並以創新的方式賦予材料新的生命,強調永續設計的價值。

原專班主任表示此實作計畫不僅培養學生對空間設計的理解,還鼓勵他們以環保和資源節約的方式完成設計,從中激發他們在有限的空間中創造出既具視覺吸引力又富有文化意涵的作品。展示櫃將定期更換展品,展示原住民手工藝、文物及文化象徵等內容,並將探索使用二手木材、再生材料及其他材料製作不同的展示架和支撐結構,讓每次展覽都以創新的方式重現文化的深度與多樣性。同時,此項目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會到回收在利用的設計價值,為校園帶來文化內涵與永續理念的雙重價值。


二、實作目標

  1. 強化文化語境的呈現能力
    學生將學習如何將台灣原住民的文化符號和空間語境融入展示設計中,並探索如何通過設計增強文化認同感和視覺傳達力。
  2. 訓練空間配置及展示設計技巧
    實作展示櫃時,學生將練習空間配置的基本原理,如展示動線、視覺焦點的設置、燈光效果等,提升展示設計的技術水平。
  3. 促進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展示櫃的設計將以台灣原住民文化為主題,促使學生與校內外的觀者更深刻地理解並尊重在地文化,提升學校的多元文化氛圍。

三、實作內容與步驟

  1. 前期研究與設計草圖
    • 學生將進行台灣原住民文化的文獻研究,了解其圖騰、紋樣、色彩和空間結構等。
    • 學生進行設計草圖構想,並與林文祺老師進行討論與修正,最終確認展示櫃的設計方向與主題。
  2. 展示櫃空間規劃與配置
    • 依據811B教室的空間限制,學生需測量展示櫃的空間大小,規劃展示內容的擺放位置、展示櫃的材質選擇和結構設計,確保展示櫃既能滿足展示需求,又能和諧融入教室環境。
    • 配合展示主題,選用適當的燈光、色彩及材料來營造氛圍,增強觀者的沉浸感。
  3. 設計元素的應用與製作
    • 學生將挑選具文化象徵意義的原住民設計元素,例如圖騰、手工藝製品等,進行展示櫃的內部佈置。這些設計元素將強調原住民生活中的意涵,並融合現代設計語彙來傳達文化的延續性。
    • 根據展示櫃的設計需求,製作出符合展示櫃結構的物件,包括背景板、展示架等。
  4. 展示櫃實作與佈置
    • 完成設計後,學生將親自參與展示櫃的安裝和佈置,從中學習空間佈置的技巧及實務操作,如物品擺放、結構穩定性等細節。
    • 此過程將由林文祺老師指導,確保展示效果符合文化語境和設計目標。
  5. 實作後的評估與反思
    • 展示櫃完成佈置後,學生將與老師及其他同學進行觀摩與評估,根據回饋進行反思,了解在空間展示設計中有哪些可以改進之處。
    • 從展示設計的實務經驗中,學生能夠總結並改善自己的設計方法,為未來的專案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學習成效與預期成果

  1. 培養文化敏銳度與尊重
    學生將透過實作展示櫃,更深入地了解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價值,並學會如何尊重並傳達這些文化意涵。
  2. 提升實務設計技能
    通過展示櫃的設計與製作,學生將能熟練掌握展示空間配置的基本技能,增強對空間美感及功能性的理解。
  3. 促進多元文化的互動交流
    展示櫃不僅是展示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平台,更成為校園中的文化交流點,吸引師生共同參與,增強對多元文化的認識。

最後原專班主任魯瑪夫表示「中原大學811B專屬教室空間展示櫃實作計畫」是語境空間設計課程中的重要實踐項目,透過林文祺老師的指導,學生將學會如何在設計中融入文化意涵和空間配置的技巧。此展示櫃的設計與製作不僅豐富了校園空間,也成為一座連結傳統與現代、促進文化認同的橋樑。藉由實際操作,學生們將更具備設計專業素養,並在未來的設計工作中展現出文化敏銳度與創造力。

© 2024 Copyright - 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
- made by bou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