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基礎設計(三)、語境空間設計課程融入文化元素和環保理念

授課老師:林亞頡、林文祺
實作地點:中原信實教學實作基地

課程簡介

本次設計課程以基地的探索為起點,學生將從自己成長的土地或與原住民族群相關的基地範圍(如山岩、海岸、城市巷弄等富有場景意象的環境)中選擇合適的設計場景,並構思設計適合該場景的住宅空間,針對不同的居住者組合(如家庭、兄弟姐妹、室友或陌生人等)提出具有創新與個性化的設計方案。課程強調從議題發想出發,學生將通過論述、分析、萃取、組構到詮釋等過程,深入探索如何在居住空間中融入使用者的情感、回憶與生活方式,使空間成為文化、記憶與生活的載體。

原專班的特色運用

原專班主任魯瑪夫表示,課程中運用信實基地作為材料來源,不僅加深學生對空間設計的理解,也讓學生在材料的選擇上注重環保與資源的節約,培養他們在有限資源下發揮創造力的能力。透過信實基地的實作計畫,學生在材料使用方面可探索回收木材、再生材料以及其他環保選項,創造出兼具視覺吸引力與文化意涵的設計作品。

展示櫃的創新運用

為了展現原住民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度,課程將設置展示櫃,定期更換展品,展示原住民的手工藝品、文物以及具有文化象徵意涵的作品。展示櫃將以創新的方式展示學生作品,每次展覽都運用不同的展示架、支撐結構,並融入文化元素和環保理念。例如,展示架將使用回收木材和再生材料製作,以展現設計的永續價值,讓參觀者在視覺體驗中感受原住民文化的深層意涵。

多重價值的體驗

這項展示項目不僅強化了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還讓他們體驗到資源再利用的設計價值。透過親身參與每次展覽的設計與布置,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出對永續設計的敏感度,並將這種理念帶回校園生活,為校園增添文化與永續發展的雙重意涵,成為推動永續設計與文化保存的實踐者。

 

© 2024 Copyright - 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
- made by bouncin